2022年3月11日下午,央行公布2022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。
各分项金融数据都有回落的趋势,其中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.23万亿元,同比少增1258亿元。分部门看,住户贷款减少3369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,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。
这是有数据以来,居民中长期贷款首次负增长。这远远超出市场预期,因为1月份的社融增速超过6万亿,市场对2月的社融增速也有较高预期。草根调研显示市场贷款热度并不低,但是最终的数据还是差得让人不敢相信。
居民中长期贷款的主要组成部分,正是房地产按揭贷款。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,房地产的形势非常严峻。
历史上经济形势最差的两次,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,一次是2020年疫情,这两次居民中长期贷款都没有转负,可见目前居民惜贷的情况之严重。
这可能有两个原因:一个是居民对未来特别是房地产的悲观预期;另一个也与当前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有关。
众所周知,在经济有悲观预期的时候,可选消费都会下行,可选消费最大的两样就是房子和汽车。
从居民贷款的角度,可以侧面印证居民部门对未来的预期。实际上,目前居民部门加杠杆的空间也很小了。
根据中国社科院测算的居民杠杆率,自1993年起居民杠杆率就一路走高,到2020年底已经达到历史新高,整个2021年居民杠杆率并没有继续升高。这自2021年开始,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潜在上限,再继续提高已经很难了。
从房地产周期的角度出发,本轮房地产周期已经被延长了很长时间。
2005至2015的11年间,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3次持续时长3-4年的完整周期,而2015年至今的房地产周期却打破历史规律,房地产各项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各线城市都出现分化。
本质上,这轮周期是被棚改等各种因素人为延迟了,但是周期只会迟到不会缺席。
2015年以来这轮周期上行时间有多长,那么下行周期也会同样漫长。所以对于房地产整个行业,尽管到了底部,但是这个底部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。
2020年末开始,房地产公司开始批量出现信用风险,算上迫使投资者展期(不展期就违约)的,至今已倒下20+个涉房名字,包括:
华夏幸福、蓝光、苏宁集团、泛海、阳光100、鑫苑、新力、当代、荣盛、恒大、花样年、阳光城、阳光集团、佳兆业、奥园、世茂、富力、大发、禹洲、正荣、景瑞、龙光等企业。
这些房地产涉及债券面额超过8万亿,如果再计算因此涉及的商票和非标违约,可能总金额已经超过10万亿。
房地产市场的主体有三个:政府作为土地提供方、居民作为房地产购买者,房地产企业作为衔接土地和居民的桥梁,目前处在岌岌可危的局面。
想要让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转正增长,就需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,而房地产行业的健康,有赖于房地产企业的健康。
部分房地产企业不合理的加杠杆当然有问题,但是市场已经给他们沉重的教训,现在就算是给这些房企加杠杆他们也不会加了。
现在最重要的是,让这些房地产企业活下来,并承担起市场功能,否则房地产行业牵扯的上下游都要受到负面影响。
如果居民开始普遍降杠杆并逐步退出房地产购买市场,对经济整体上是一种伤害。
同时,央行也需要各种措施,来提振居民购房信心,通过降低购房门槛、降低购房贷款利率、加快房贷审批放款速度等方式,来加大居民中长期贷款发放力度。